发布时间:2025-01-24 13:52:31 浏览:
1995年1月1日,作为当时国内首个专业体育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正式开播。在之后的日日夜夜里,这颗体育的种子从最初的萌芽到枝繁叶茂,从十分钟电视新闻到全媒体传播矩阵,从单纯地接收电视信号到制作国际公用信号,体育频道与观众携手同行,见证历史与发展。回眸三十年体育频道的精业笃行,那些收藏在记忆日历里的画面,又浮现在我们眼前
三十年前的元旦中午12点,一句“新年好,观众朋友”,拉近了我们与体育的距离。最初那短短十分钟的《体育新闻》,恰似一颗蕴含着无数关注与热爱的种子,悄然破土。
同年9月,《体育新闻》实现直播,11月30日向全国播出,体育资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播开来。1996年,央视派出59人的报道团队奔赴美国亚特兰大,报道第26届夏季奥运会,首次独立制作、转播奥运节目。
1997年上海全运会,记者在赛场边进行实时采访的报道方式尝试成功;1998年曼谷亚运会,这种现场实时采访的报道方式第一次在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使用;1999年女足世界杯赛,体育频道进行了全程转播报道,专题片《铿锵玫瑰》全方位展现了女足姑娘的顽强拼搏,体育频道在探索中前行;2000年悉尼奥运会,《直通悉尼》等节目构建起奥运报道的新框架;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体育频道以连续14小时的大型直播特别节目《新奥运》全程记录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北京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迎来新的身份,体育的种子开出希望之花。
2004年雅典奥运会,央视首次参与奥运会电视信号制作,那些足以载进中国奥林匹克历史的经典时刻被永远铭记;2006年都灵冬奥会,体育频道首次用夏奥会的报道模式报道冬奥会,年底的多哈亚运会首次采用电视转播综合制作的方式,为北京奥运会积累了宝贵经验。
终于,2008年,奥林匹克进入北京时间。体育频道全方位报道北京奥运火炬境外、境内传递,见证圣火登顶珠峰的历史巅峰时刻。从2008年开始,那颗体育的种子花朵绽放,愈发艳丽夺目。
这三十年,是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三十年,也是体育频道见证历史、书写辉煌的三十年。人们亲眼目睹了世界体坛的风云变幻,从世界杯足球赛的激情狂欢,到奥运赛场上的荣耀与泪水,kaiyun登录入口录每一个画面都成为体育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同时,体育频道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体育的崛起腾飞。从刘翔在110米栏赛道上的风驰电掣,创造速度奇迹,到中国女排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多次夺得世界冠军,彰显女排精神,这些经典时刻不仅属于中国体育,也成为体育频道珍贵的宝藏。
而这些收获都离不开体育频道自身的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媒体人怀着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执著,前赴后继,默默奉献。他们用手中的话筒和镜头,将赛场内拼搏的身影、赛场外的感人故事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运动员摘金夺银的拼搏精神、体育荣耀背后的汗水与坚持,激励着央视体育媒体人与时间赛跑,与拼搏同频。他们冒着危险赶赴美国亚特兰大奥林匹克文化公园炸弹爆炸案现场,近距离报道突发事件;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他们克服高反、应战极端天气和客观条件,点燃世界最高处的奥林匹克激情;东京、北京、巴黎最近三届奥运会,面对错综复杂的舆论环境,体育频道从“专业、准确、及时、公正”这些方面下功夫,乒乓球报道不被“饭圈”所左右、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直击“双标”和保障运动员安全参赛问题、采访中国运动员潘展乐有力回击西方个别媒体不客观报道等等,显示出了体育频道主持人、记者高水平的工作状态,更得到了观众和网友们的称赞和认可。
曾经的他们,年轻过,奋斗过,哭过,笑过,提问过,也回答过而心中那句“处在这么好的时代、面对这么多的独家赛事资源,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成为他们工作中的力量源泉,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谱就一曲曲动人的体育赞歌。
三十年,屏幕画幅从4:3到16:9,传播方式从电视到全媒体覆盖。画面宽了、传播更广了、创作方式更多了,但体育频道对自己的要求一以贯之。就在开播30周年的前一天,总台2025年黄金赛事资源发布会在京举行,56项黄金赛事和体育频道3个新闻资讯类节目改版升级、《体坛零距离》《运动一起赢》两个全新栏目精彩亮相,让看似是体育“小年”的2025,“小年不小”。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网球公开赛、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泳联世界锦标赛、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举重锦标赛2025,中国体育健儿们将再次征战赛场,用荣耀铸就崭新篇章,体育频道也将进一步深耕细作,持续擦亮“大赛看总台”这块体育转播的金字招牌。